景洪市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景洪市农垦集团是在整合五大国有农场资产的基础上注册成立的国有独资企业,注册资本 1 亿元,土地总面积69.6万亩,总人口 8.3万人。集团公司下属44个子公司,其中:29个全资公司(含5个农场公司),4个控股公司,11个参股公司。5个农场公司下辖46个分公司,371个生产队,在岗职工4483人;设立基层党组织197个,其中:党委6个、党总支27个、党支部164个,共有党员1445名(含预备党员32名)。本部设有党群部、行政部、纪检部、财务部、资产管理部、投资发展部6个部门,现有工作人员25人。目前建立了以市农垦集团为一级公司,5个农场为二级公司,农场下属各个企业为三级公司的三级管理体系。
2021年根据中央、云南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文件精神,于同年12月组建成立市农垦集团,承接农垦企业经营性国有资产权益,全力推进新一轮农垦改革发展。
- 资源富集,产业初具规模
市农垦集团辖区内有辽阔的天然橡胶林和土地资源,地块集中连片。由于农垦土地国有的特殊体制和管理模式,形成了资源能动性强、整合度高的优势,是景洪辖区范围内为数不多的发展生态农林牧、热带水果等产业理想地之一。经过几代农垦人的开发建设,形成了集种养加、贸工农一体的经营格局。农作物主导产品有茶叶、澳洲坚果、东试早、牛油果、甜龙竹、菠萝蜜、轻木等作物品种。
市农垦集团是一块金字招牌,具有集团化、组织化、集约化等特征,目前已初具种、养、加经营模式。
- 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市农垦集团总部设在西双版纳州景洪市,西双版纳州区位条件优越,与老挝、缅甸接壤,毗邻泰国,拥有版纳机场、景洪港、磨憨、打洛四个国家级口岸,已建立了连接国内和周边国家的陆、水、空立体交通网络。一江连六国(中、缅、老、泰、柬、越)的澜沧江·湄公河从西双版纳出境,出境后称湄公河,是一条被誉为“东方多瑙河”的黄金水道,可常年通航300吨的客货轮;从西双版纳出境的昆(明)曼(谷)国际大通道是我国陆路连接东南亚国家的一条重要交通大动脉;中老铁路于2021年12月3日正式通车,昆明经西双版纳到老挝万象可朝发夕至;西双版纳国际机场现已开通71条国内航线,通航点59个。
- 谋划发展,加快改革步伐
2024年市农垦集团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是:认真贯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农垦企业化改革的决策部署,继续深化农垦改革,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用企业化思维谋划农垦各项工作,以“改革、发展、稳定”目标为主线,尽快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理顺下辖公司管理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和对外合作力度,借外力推进发展,着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市农垦集团经济稳中求进、稳中求快发展目标,着力改善民生,不断增强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市农垦集团正以崭新的姿态,借助新一轮农垦改革东风,紧紧把握景洪市“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机遇,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深化农垦改革,全力推进农垦高质量发展,努力构建农垦五大经济板块。一是巩固胶、茶等传统产业,努力发展新兴产业。力争统筹橡胶初加工,打造全市天然橡胶种植、加工基地、形成全市橡胶生产排头兵,发挥发引领示范作用;引入新技术继续做好茶叶生产加工、不断推进澳洲坚果以及各类热带水果种植、管理、生产加工,不断延伸产业链,实现提质增效,大力发展其它新兴特色产业,形成完善的农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二是充分利用立体胶园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以家庭农场、林下种养为主,推广立体生态农业,积极探索适合垦区实际的特色优势产业,有力推动农场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打造智慧信息农业。以数字农场,智慧农业为引领,积极借鉴“褚橙”生产及营销模式,探索建立农业产品质量追塑体系,推进农产品流通网络优化布局,实现与全国流通体系融合对接,加快发展冷链物流、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等流通业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独有的“军垦文化、知青文化和边疆文化”三大文化优势,以特色农产品、旅游产品营销为重点,打造农垦集团电商服务中心,走出一条以电子商务带动产业发展的新路子。四是培育现代龙头企业,打造农垦特色品牌。借鉴现有龙头企业经验和做法,培育农场集种植、管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公司,模范引领垦区内中小企业发展,鼓励各企业围绕农垦特色策划品牌,注册品牌,打造品牌,树立市场意识、开放意识,品牌意识,打造出具有农垦特色的品牌名片。五是立足热区资源优势,抓实高原特色水果产业结构调整。利用“两区划定”以外的土地,打好农林水“组合拳”,呈现出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种植、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格局,有效促进集团公司农业增效、职工群众增收。
最新动态
-
橡胶主力合约在6月4日日盘开盘后迎来大幅下跌,截止目前已回落至14900附近。涨势消退,振幅变宽。